-
走乡村 看振兴 | 鱼河峁镇:稻鸭蟹共生 奏响稻田里的“生态交响曲” 2025-09-12
金秋九月,榆阳区鱼河峁镇庆丰园家庭农场的稻田即将迎来丰收季。与传统农田不同,这里的稻浪中穿梭着嬉戏的麻鸭,水渠里潜伏着挥螯的河蟹,一块田里,水稻是主角,鸭和蟹是“生态员工”,它们各司其职,共同构成一幅“水稻+稻鸭+稻蟹”共生共荣的生态画卷。
-
塞上珍馐 榆阳味道 | 鱼河镇西梅抢“鲜”上市 2025-09-10
金秋的脚步悄然临近,正是瓜果飘香、硕果盈枝的收获时节。眼下,鱼河镇的西梅迎来集中上市期,一串串饱满诱人的果实挂满枝头,为当地增添了丰收的喜悦。
-
榆阳区:林下经济“点绿成金” 实现生态效益双丰收 2025-09-09
近年来,榆阳区锚定“生态优先、产业增效”发展方向,将特色养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政策引导、技术扶持等举措,推动一批特色养殖项目落地生根。其中,鸡、鹅依托“林禽共生”的生态优势,不仅让闲置林地“活”了起来,更为农户开辟了增收新路径。
-
塞上珍馐 榆阳味道 | 沙盖菜:沙梁“土味”蝶变 产业富民飘香 2025-09-08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在榆阳区,一种曾经默默无闻的沙地野菜——沙盖菜,正悄然变身“致富菜”。近年来,榆阳区持续加大农产品产业培育力度,通过引进先进种植加工技术、打造区域特色品牌,推动田间地头的“土特产”向“好产品”升级,让特色农业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榆阳区沙盖妹食品科技有限公司作为本土企业,从沙盖菜的驯化种植到加工销售,串起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不仅让沙盖菜“走了出去”,更带动了周边农户持续增收。
-
塞上珍馐 榆阳味道 | 小杂粮为乡村振兴“挑大梁” 2025-09-05
在榆阳的广袤田野上,一颗颗饱满的杂粮谷物正经历着从“传统作物”到“健康产业”的蜕变。作为本土小杂粮加工领域的领军企业,榆林塞北古郡食品加工有限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品牌升级和产业链整合,让小米、玉米、高粱等农作物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稀罕物”,更以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
走乡村 看振兴 | 鱼河峁镇:“传”出智慧 “帮”出成长 “带”出作风 2025-09-03
近日,鱼河峁镇立足驻村工作队能力提升与作风锤炼,扎实启动“传帮带”工作机制,聚焦“传”出智慧、“帮”出成长、“带”出作风三大重点,通过系列扎实举措,着力打造一支作风过硬、能力突出的乡村振兴骨干力量。
-
榆林:以“适老”之策破题 蹚出资源型地区乡村振兴新路径 2025-09-01
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与陕北农业核心区,榆林市在乡村振兴进程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决策部署,立足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农业农村发展实际,探索构建“产业适配、服务兜底、治理协同”三维工作体系,将老龄化挑战转化为乡村发展新机遇,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
榆林获14.43亿元中央资金支持 水土保持项目建设规模创历史新高 2025-08-26
记者日前在市发改委获悉,省发改委近日下达2025年国家重点水土保持项目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其中,榆林共获得14.43亿元资金支持,占全省总额的70.48%,较去年增加10.75亿元。
-
塞上珍馐 榆阳味道 | 陕北小米:黄土地里“蹦”出来的金米粒 2025-08-25
从“土疙瘩”变身“香饽饽”,在这片孕育了深厚农耕文化的土地上,陕北小米无疑是耀眼明珠之一。它颗粒饱满、色如黄金,曾是皇室贡品,如今更是陕北人餐桌上的常客。榆林市三哥哥农产品有限公司通过搭建标准化种植基地、引入精细加工技术、借助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渠道,让这颗承载着千年农耕记忆的小米,在完整的产业链条中焕发新生。
-
塞上珍馐 榆阳味道 | “小干炉”大产业 乡村振兴有“味”更有为 2025-08-22
近年来,榆阳区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全力打造涵盖加工、设计、销售全链条的产业集群,对传统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引入低碳节能技术和智能化生产设备,加快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化、绿色化方向迈进,不断增强榆阳好产品的产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