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专栏 / 正文

聚焦两会 | 建言履职展担当 凝心聚力谋发展

来源:榆阳区融媒体中心 发布时间:2025-04-24 21:57 浏览次数:

4月22日—23日,出席区十九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区人大代表们分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区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区人民法院和区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审查计划和预算报告。代表们立足榆阳实际,结合自身工作岗位,从农业发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饱含对榆阳未来发展的热切期盼,充分展现了人大代表履职为民的责任担当。


第三代表


区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林参加第三代表团审议,倾听代表心声,共商发展良策。

来自青山路街道、航宇路街道、沙河路街道、明珠路街道的代表们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围绕城乡融合、教育卫生、食品安全等方面踊跃发言,谈认识、话感悟、聊发展。王林认真聆听、详细记录代表们的发言,并就有关问题与代表们进行探讨交流。

王林强调,民生实事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寄托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医疗卫生要坚持预防为主,持续优化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聚焦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妇幼健康、弱有所扶等重点内容,全面加强健康服务,不断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要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养老服务制度,提升服务设施建设水平,推动基本养老服务更加充分、均衡、优质。要加大食品安全监管力度,强化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从严从实从细抓好食品安全各项工作,全面排查化解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构建安全、健康、和谐的食品安全环境,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记者:周湘 秦庭)


第八代表团


区人大代表、区长崔飞参加第八代表团审议,认真倾听区人大代表们的意见建议,与代表们交流沟通,共话发展大计。区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志宏一同参加审议。

崔飞强调,要扛牢责任,稳住工业经济,充分发挥工业的支撑作用,保障重点企业运行,有效推动工业与农业、城市协同发展,全方位提升工业竞争力,以工业高质量发展,撬动全域经济提质增效。要提振信心,聚焦民生工程,着力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统筹推进农村水、电、路、气四大民生工程建设。要稳中求进,聚焦城市更新,科学合理规划建设安置房、保障房,确保土地、资金、政策优先保障,让群众实现“住有所居、居有所安”。要全面升级古城风貌,统筹推进古城保护、开发与利用,激发历史街区新活力,全方位提升城市品质。要牢牢守住安全底线和生态环保红线,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强化责任意识,加强自我约束,牢记廉洁自律要求,永葆清正廉洁政治本色。要始终牢记为民服务初心,切实扛起高质量发展使命,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为开创榆阳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记者:杨扬)


第二代表团


区人大代表、区委副书记王新刚参加第二代表团审议,认真听取代表发言并与大家深入交流,共商全区发展大计。

现场气氛热烈,区人大代表们紧紧围绕报告内容,立足各自工作实际,谈感受、谋打算、提建议,就如何推动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王新刚表示,代表们的发言充分体现了大家高度的责任心和对榆阳未来发展的期待,要高度重视、认真梳理,研究吸纳代表们的意见建议并转化为推动工作落实的具体思路和举措。

“聆听政府工作报告让我备受鼓舞,政府工作报告里提到,我区坚持‘一把扫帚扫到底’,推动环卫保洁向2米以下巷道延伸,擦亮‘干净驼城’名片。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监督作用,以自身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带动身边群众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中来,为建设干净驼城贡献人大代表的力量。”区人大代表王世荣说。

“我是来自教育系统的人大代表,我特别关注政府工作报告里关于教育方面的内容,今年我区加快推进十六中等10个校建项目,新增学位7000个,可见区委、区政府对教育工作非常重视和支持,后续我也会持续关注校建项目的推进。”区人大代表李杰说。(记者:周湘 秦庭)


第六代表团


在第六代表团,审议现场气氛热烈,来自牛家梁镇、麻黄梁镇、大河塔镇的人大代表们围绕农旅融合、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生态建设等议题,结合基层实际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区人大代表、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白琛东,区人大代表、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伟与代表们一同交流,共谋发展良策。

其中,文旅融合成为热议焦点。代表们建议以麻黄梁黄土地质公园为龙头,统筹大河塔镇、牛家梁镇文旅资源,打造特色旅游线路,推动农旅深度融合。针对乡村振兴发展,代表建议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与盐碱地治理,发展庭院经济、特色种植,引导农业向产业化、品牌化升级,并着力解决苹果滞销、农村电价过高等现实问题。同时,代表们呼吁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优化交通、绿化等公共设施,并重点在涵盖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民生保障领域持续发力,切实提升居民幸福感。(记者:吴彩娥)


第七代表团


在第七代表团,区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欣,区人大代表、副区长惠生卫,区人大代表、副区长何莉参加审议,现场气氛热烈,代表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聚焦农业产业升级、乡村治理创新、民生实事落地等工作建言献策。

大家纷纷表示,将紧紧围绕全区发展大局,依法履职,主动作为,积极回应社会关切,立足新起点,谋求新作为,以高度的责任感履行好人大代表职责,为榆阳区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贡献力量。

“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2024年工作时,提到‘榆阳一号’货运无人机成功首飞,低空经济开启‘新航道’,2025年重点工作强调瞄准未来产业布局建链,紧盯新领域、新模式,培育新质生产力,释放发展新动能,打造数字智慧之城。我们要抓住政策发展机遇,发展‘数字乡村·智慧马合’和马合通航产业,将会议精神传达好、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区人大代表高子云说。(记者:王欣 李敏尧 田苗)


第四代表团


在第四代表团中,区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亚飞与来自长城路街道、鱼河镇、青云镇及古塔镇的代表们,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踊跃发言。大家还围绕为中小学生营造利于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学习环境、推动山地苹果产业发展、夯实乡村教育师资力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驱动各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文旅融合成为地方经济增长新亮点等议题各抒己见。

“聆听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深切感受榆阳区对实体经济与乡村振兴的重视,尤其崔区长提到‘推进品牌强农、发展特色农业’等,为基层企业指明方向。建议政府加大企业智能化改造扶持,通过设备补贴、技改贴息,推动引入数字化生产线,助力特色农业走出智能化、规范化新路径。”区人大代表张红春说。(记者:王丹丹)


第一代表团


在第一代表团,区人大代表们各抒己见,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内容翔实、鼓舞人心、令人振奋,客观总结了2024年工作成绩和重点工作,对2025年全区工作部署重点突出、思路清晰,设定了符合实际情况的奋斗目标,描绘了发展蓝图。

大家围绕加强社区阵地建设、加快老旧小区改造、推进古城保护、保障食品安全、加快东沙片区协调均衡发展、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违规异地执法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并表示将认真领会贯彻落实两会精神,立足岗位,依法履职,为民代言、为民发声、积极作为,助推榆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崔区长的工作报告中提到:‘非遗赋能古城绽放活力,非遗赋能文化服务创新,将非遗文化融入艺术课程与社团活动’这与我们榆阳教育近年来在非遗传承教育进校园的探索实践不谋而合。我们非常期待能够通过非遗传承人资源库、非遗大使工作坊等定向培训机制,探索‘非遗传承人进校+高校专业教师协同授课模式’途径,进一步解决非遗传承教师短缺的瓶颈,让非遗从活动化走向课程化、常态化,真正让非遗文化在每个校园里焕发生机。”区人大代表张磊说。(记者:王丹丹)


第五代表团


在第五代表团审议现场,来自鱼河峁镇、上盐湾镇、镇川镇的代表们围绕农田灌溉、农特产品滞销、村卫生室环境改善、校园安全等一系列关乎民生与乡村发展的内容积极建言献策。

大家一致认为,榆阳的乡村建设与民生保障方面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不仅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质、增强群众幸福感与获得感的关键,更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各相关部门应高度重视代表们提出的建议,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明确责任分工与时间节点,加强协同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建议能够落地生根、取得实效。(记者:吴彩娥)

以上图片均为讨论现场

网络编辑:榆阳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