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习近平主席向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致贺信,强调中方作为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愿同各方持续加强政策沟通,分享减贫经验,深化务实合作,帮助更多国家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减贫和可持续发展道路,携手建设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美好世界。与会嘉宾和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表示,贺信充分体现习近平主席对消除贫困、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高度重视,对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深化交流互鉴、构建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殷切期望。中方携手各方持续推进发展合作,有助于各国迈向共同发展繁荣。
“中国树立了令人鼓舞的榜样”
本次论坛由上海合作组织睦邻友好合作委员会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尼泊尔联邦院副主席碧玛拉·吉米雷在论坛现场聆听了习近平主席贺信后表示,从贺信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习近平主席对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协同发展的期待,尼方希望同其他上海合作组织国家一道努力,深化务实合作,实现更好发展。
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实业报》总编辑科尔茹姆巴耶夫认为,习近平主席的贺信强调了共同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精准扶贫等中国经验对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具有特别重要的借鉴意义。
巴基斯坦参议院副主席赛达尔·纳萨尔在论坛致辞中表示,通过对基础设施、能源等领域的投资,中巴经济走廊正在切实改善巴基斯坦人民的生活。中国成功让数亿人摆脱贫困,取得非凡成就。对包括巴基斯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树立了令人鼓舞的榜样”。
乌兹别克斯坦就业与减贫部第一副部长马拉特·茹拉耶夫介绍,乌兹别克斯坦正在全国多地实施效仿中国减贫的试点项目,如帮助低收入家庭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发展林下经济,开设电子商务、社交媒体营销培训课程等,目标是助力4万个家庭彻底脱贫。
“减贫和可持续发展是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重要合作内容。”白俄罗斯国立大学欧亚研究系教授安德烈·鲁萨科维奇表示,“中国以实际行动践行全球发展倡议,通过人才培养、专业培训等方式积极同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分享减贫经验,在农业、基建、科技、绿色发展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为实现减贫和可持续发展创造新机遇。”
“推进减贫合作帮助我们不断改善民生”
就读于浙江大学的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阿森贝克对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提出的“减贫问题说到底是发展问题”印象深刻。在中国的这些年,阿森贝克见证了不少中国农村通过积极发展电商等,实现了村民收入增长。“这种模式对上海合作组织国家来说很有参考意义。”如今,阿森贝克也在尝试电商创业,希望借助上海合作组织平台,将自己家乡的优质农产品销往中国乃至全世界。
乌兹别克斯坦发展战略中心主任埃尔多·图里亚科夫表示,5年来,已有数千名乌兹别克斯坦公务员赴华参加各类高级培训班,涵盖了减贫、农业、公共管理、创业、经济金融、能源等领域。中方培训项目有助于提升乌兹别克斯坦农业现代化水平。
吉尔吉斯斯坦水利、农业和加工工业部第一副部长克里马利耶夫表示,实现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就业是吉尔吉斯斯坦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近年来,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国合作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成功项目,如建立联合农业工业园区、交流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领域的知识和技术等。
马尔代夫驻华大使法泽尔·纳吉布表示,在农业领域,马中之间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项目。马尔代夫不断深化与中国及其他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在智能农业、旅游等领域的合作,有助于马尔代夫实现更好发展。
今年4月,300名巴基斯坦农业技术员赴陕西杨凌接受农业技术培训。巴基斯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主任哈立德·阿克拉姆说:“推进减贫合作帮助我们不断改善民生,也进一步增强了上海合作组织的凝聚力。”
“为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减贫及现代化事业注入更多动力”
上海合作组织减贫和可持续发展论坛致力于推动减贫经验共享与可持续发展合作,打造聚焦区域减贫合作与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交流平台。上海合作组织副秘书长詹内什·凯恩在论坛致辞中指出,上海合作组织将通过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绿色技术、提升偏远地区的公共服务可及性,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国通过举办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等举措,推动减贫经验共享,助力更多国家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减贫和可持续发展道路。
沙特利雅得政治和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阿卜杜勒·沙巴尼曾多次访问中国,见证了中国在减贫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他认为,中国积极分享减贫发展经验,以经济发展带动扶贫、以扶贫促进经济发展,并支持各国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这些举措有力推动更多民众享有社会发展进步带来的福祉。
俄罗斯西伯利亚联邦大学教授弗拉基米尔·达齐申表示,中国作为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不断健全减贫合作机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机遇,“为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减贫及现代化事业注入更多动力”。
白俄罗斯驻重庆总领事叶梅利扬诺夫表示,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各国迫切需要围绕可持续发展目标展开交流,推动互利共赢合作,上海合作组织正是推动这一对话的理想平台。
“中国向国际社会展现了负责任大国的风采,人类的共同命运建立在团结、开放、互利的基础上。”哈萨克斯坦“欧亚监测”分析研究中心主任阿里别克·塔日巴耶夫认为,在中国的支持下,中亚国家获得了现代化基础设施、绿色能源和数字服务,居民也有了更多收入来源。上海合作组织正在成为一个凝聚各方力量、实现包容性增长的务实机制。
(本报记者曲颂、龚鸣、屈佩、张丹华、李强、程是颉、肖新新、任皓宇)
《 人民日报 》( 2025年05月22日 02 版)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