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榆阳南部山区的稻田迎来了收获季,无定河畔稻浪翻腾,谷粒飘香。鱼河镇四娃圆梦家庭农场千亩水稻也喜迎丰收,负责人常四娃和儿子常成二人接续“稻路”,两辈人通过几十年的努力构建起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仓储的水稻全产业链,打造增收致富的“金钥匙”,真正圆了属于他们自己的生态农业梦。
近日,记者在鱼河镇四娃圆梦家庭农场的千亩水稻种植基地看到,金黄的水稻绵延成片,稻穗颗粒饱满,把稻秆压弯了“腰”。农机手们驾驶着收割机,在金色的稻田中来回穿梭,收割、脱粒、装车,整个过程一气呵成。
“今年我们新引进了日产100吨精米的加工设备,它和我们旧设备相比,除了在产能上增加,还在加工过程上有很多改进部分,比如说增加了双抛双选双筛选,还增加了很多中间仓。目前,我们日出量能达到100吨,还新增了六面和两面全真空包装线,全部的生产过程由我一人就可以实施完成。”鱼河镇四娃圆梦家庭农场负责人常成说。
与此同时,该农场投资两千万元新建的精米加工厂和冷库也正式建成投用,该生产线在稻谷清理、去湿、碾米、抛光等工段均采用最先进的设备,优化了多项大米生产加工工艺,实现日加工精米100吨,成为全市最大的大米加工生产线。
“我们农场今年种植水稻1500亩,5台收割机已经连续收割了三天,还有三天就能全部收割完成,亩产应该在一千斤以上。我们从种植、插秧、收割全程机械化,机械化程度基本能达到百分之九十左右。”鱼河镇四娃圆梦家庭农场负责人常四娃说。
老常、小常两代人接续“稻路”,从做“体力活”到干“技术活”,从收成“看天”到增收“靠技”,年轻人大刀阔斧冲在前面,老一辈坐镇后方稳住阵脚,这样的“配置”对于种粮人来说,是一件幸福的事情。目前,四娃圆梦家庭农场通过实施稻蟹综合混养项目,使传统农业模式下的“桑榆稻田”逐渐变更为“稻蟹共生”,“以稻养蟹、以蟹养稻”的生态种养模式实现“一地双收”。而新厂的建成则大幅提升了水稻种植生产、储存、加工、产业化服务能力,持续完善全产业链,真正做优做强了本土品牌。
“下一步 我们计划增加水稻种植面积,扩大水产养殖规模,积极探索生态农业模式,拓宽线上线下的销售渠道。同时,作为榆阳头雁,我们还要引领带动更多水稻种植户,建立紧密的联农带农机制,为他们提供育苗、插秧、加工、包装、销售、冷库储存等各项服务,让我们鱼河大米走得更远。”鱼河镇四娃圆梦家庭农场负责人常成说。
记者:贾赟 李敏尧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