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榆阳区,现代农业建设如火如荼。这背后,离不开榆阳现代农业专家工作站工作人员的付出与贡献。通过构建多元化用才机制,实施“人才+产业”双轮驱动策略,榆阳现代农业专家工作站为当地现代农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动力,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科技引领 人才筑基
近年来,榆阳区坚持实施人才强基战略,将人才视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汪奎,这位2008年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遗传学硕士毕业的专家,便是这一战略的受益者和践行者。
在榆阳现代农业专家工作站工作的16年间,他专注于马铃薯研究工作,培育出了新品种榆薯3号,他的妻子井苗,也是奋斗在榆阳现代农业专家工作站的一名农业专家,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谷物研究,先后培育出了榆谷8号和榆谷9号,夫妻二人默默奉献,为榆林农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与智慧。
汪奎与井苗只是众多农业人才在榆阳大地发光发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榆阳区通过加大筑巢引凤力度,推动创新技术、科研成果、高端人才向农村一线集聚。在马铃薯产业方面,榆阳区柔性引进国内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以及大型企业的高层次人才,并在合作社、家庭农场中培养本土人才,形成了三级团队开展农技推广指导服务。这种多元化的人才引进和培养模式,为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创新驱动 产业升级
在榆阳现代农业专家工作站的推动下,榆阳区马铃薯产业实现了质和量的飞跃。常勇,作为榆阳现代农业专家工作站的首席专家,见证了这一变化。他介绍,近年来通过新品种引育、新技术试验示范和智能化技术推广,榆阳区马铃薯的产量大幅提升,由原来的2—3吨提高到4—5吨,个别田块甚至达到了6吨以上。这不仅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榆阳现代农业专家工作站还依托农业农村部、中国农业大学、陕西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省级以上科研平台,引进中省专家40多名,建成了榆阳数字农业服务平台和人才专家库。工作站以“榆阳人才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为主题先后举办大漠蔬菜产业、陕北绒山羊品系鉴定、肉牛养殖技术等8场大型培训会,培训基层科技人员、种植养殖大户和职业农民200人次,在产业示范基地举办玉米、马铃薯、小杂粮、豆角、西瓜种植和羊子养殖等实用技术现场培训会15场,参训人员330人次。通过不定期组织专家微课堂、技术现场培训会等活动,提升了基层科技人员、种植养殖大户和职业农民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
利益联结 共谋发展
榆阳现代农业专家工作站积极引导园区企业,一方面增加科技经费,另一方面成立企业博士工作室,建科技小院,引进人才。据统计,企业引进合作人才20多名,审定玉米品种2个,建成实验室7个。同时,通过企业带动家庭农牧场、合作社、农业加工企业与专家工作站达成合作共建关系,提升了企业的产业发展水平,形成“利益联结”发展模式。
展望未来,榆阳现代农业专家工作站将继续发挥人才和科技的双重优势,深化“人才+产业”模式的应用与推广。“接下来,希望我们专家工作站能继续引进更多的专家和人才,为榆阳区现代农业发展发光发热。”榆阳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产业发展部部长李荣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