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旅游 / 正文

古城情思—榆林“边客”

来源:榆阳文旅文广 发布时间:2024-01-08 11:18 浏览次数:

古城情思

榆林“边客”

榆林古城历史悠久,在地理位置上与内蒙古接壤,正好处于农、牧区的基本分界线,所以这里既有农耕文化的深厚,又有草原文化的奔放。明嘉靖初年,俺答与明朝廷息战议和,共同商定在沿边开放互市十一处,随着蒙汉贸易的发展兴起,榆林的“边客”队伍也日益壮大。

明代长城叫“边墙”,边墙北为蒙古族,边墙南为汉族,榆林人将在边墙内外蒙汉两地做生意买卖和揽工的人称作“边客”。榆林文史专家李永清在《榆林蒙汉贸易及其他》中说:“蒙汉贸易是一曲民族团结的赞歌,它主要通过两族人民的友好使者—‘边客’进行。边客又可分为劳务输出和经济贸易两大类。”

榆林文史专家何志刚也在《追溯榆林边客》中,认为“边客”主要有八种人:其一是揽工汉;其二是赶脚夫(或称脚户);其三是工匠;其四是边商,一类是小商贩,另一类是大边商;其五是文人、医生;其六是戏曲艺人;其七是文武官员;其八是帝王(榆林地处边塞,有作为的帝王如秦始皇、隋炀帝、明武宗、清康熙等都出人长城,来过榆林,并与蒙汉官民多有接触,可谓贵客作客)

蒙汉互市,边客往来,促进了长城沿线农业,手工业以及建筑医药等行业的发展,单一的游牧业经济也逐渐发展为多种经济,互相学习探索的过程,让蒙汉人民之间的情谊更加深厚,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也造就了榆林古城多元文化的丰富底色。

网络编辑:榆阳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