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风卷荒沙似虎狼,重重苦难压苍生……”伴随着铿锵而凄婉的歌声,榆林市榆阳区区委宣传部、榆阳区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局、榆阳区文艺工作团历经三年精心打造创排的陕北地方戏《沙海春秋》在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上拉开帷幕,该剧由榆林市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国家一级编剧艾绍青和国家二级编剧艾亚婷担任编剧,特邀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四团团长国家一级导演王化武执导,国家二级作曲徐世忠担任作曲。本着以榆林人演绎榆林的故事为原则,陕北地方戏《沙海春秋》云集榆阳区文艺工作团马文涛、张霞、孙玉宏、贺佩方、刘江、赵明等一批有实力的优秀青年演员,以陕北音乐为底色,戏中有歌、歌中有舞、舞中有戏,深受观众喜爱。
治沙题材的舞台作品近年来也涌现出很多,这些剧目大多以某一个治沙英雄人物为原型去讴歌去礼赞,但《沙海春秋》这部作品塑造的是在治沙中默默奉献的人物群像。该剧按照时间顺序和事件发展顺序选取典型事例和典型人物,表现了七十多年治沙防沙艰苦的历程中,一代代榆阳人用“愚公精神”把一片片大漠荒山变成了绿水青山的奇迹。要将榆阳人几十年治理毛乌素荒沙的真实事迹浓缩到两小时左右的演出中,编导在素材选择,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关系的处理及典型人物的塑造等方面做了许多尝试,在舞台表演中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段,力求做到真实性、观赏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艺术真实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艺术作品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最根本、最关键的、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沙海春秋》很好地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抓住最能代表榆林人民精神风貌的治沙植树故事,又在真实的素材上进行了艺术的加工与提升。
高尔基说:“因为人不是照相机,不是给现实拍照。”只有将生活真实升华为艺术真实,才能使艺术具有普世价值。榆林当地治沙人都知道:养个娃娃容易,在沙漠里种棵树难。千辛万苦栽好的树苗,常常一夜之间就被风沙埋葬。编导就利用沙漠里种树的这种瞬息万变的真实情况,从而设置了“三走三留”的戏剧情节,摘取了几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与事件片段,层层推进,在几代人的努力下最终实现了“千年沙海变绿洲”。一开场黄沙漫天,在流沙中失去了儿子的二大爷带领着乡亲们拿着铺盖卷要逃荒外出,“沙书记”石强提出退让不是办法“咱沙窝人任凭风沙把横祸降,代代人忍饥耐饿受牺惶。似这样一退再退把路让,到头来哪里会有咱住的地方?”在大家犹豫不决时,本要回城的石乡长的爱人红英挺身而出表态说:“大家放心,石强把沙治到那里,我娘俩个就跟到那里,我要和大家伙一起干到底!”沙窝乡的百姓们在“沙书记”和秀才夏一奇的指导下,开始改造沙漠。然而刚看到点希望,一场无情的沙尘暴将乡亲们一年多辛辛苦苦栽下的树苗全部连根拔起吹得无影无踪,二大爷再次想带着家人离开,杨二楞把被风沙吹走的树苖拉了回来,大家又看到了希望,在沙书记和夏秀才的鼓励和带领下,团结一起开始了治沙治水二次创业。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黑风口总算是草长翠绿,从林校毕业的石强之女石娟放弃了分配工作的机会,担任了新组建的女子治沙连连长。就在大家卯足了劲要好好干的时候却发生了意外,红英被流沙卷入坝中不幸身亡。此时,乡亲们害怕危险的再次发生又想离开,石娟强忍失去母亲的悲痛带领女子治沙连坚定不移地治沙,父老乡亲们深受感动,留下来众志成城地加入了改造沙漠的大会战。
典型人物
塑造典型人物,既要写出人物在尖锐矛盾冲突中,在严重考验面前的表现,又要挖掘出人物行为的思想基础,以及行动思想赖以形成的生活土壤,并找出他们之间的必然联系。该剧选取了几个不同阶层的典型人物构成自上而下治沙的“网格”,他们是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典型性,但恰恰是“典型”才蕴含着丰富的动机,他们每个人物身上都会有所处时代的印记,其行为逻辑都离不了治沙的大环境。以石强为代表的基层干部敢想敢做,吃苦耐劳,一心带领着百姓们想尽各种办法去治沙,只为改变沙窝乡的生态,改变乡亲们的生活环境,这样的基层党员特别多,观众仿佛能从他身上看到无数默默奉献的基层干部;不怕苦不怕累满腔热情的夏一奇是一位家在南方主动来榆参与治沙的知识分子,为了实现他的理想和事业,竟落的妻离家破双眼失明,他的奋斗精神折射的是无数曾在陕北建设中留下奉献足迹的知识分子的影子;以二大爷、杨大妈、杨二愣为代表的普通百姓,有动摇、有支持、有干劲、有犹豫,非常真实地表现出普通老百姓在治沙中反复失败后的心情与行为;以红英、石娟为代表的巾帼英雄女子治沙连信念坚定,勇于牺牲,陕北女性的坚韧与坚强让人动容。就连那个唱着“东风吹,战鼓擂,现在世界上究竟谁怕谁……”的不着调的二流子二狗也被塑造的活灵活现,我们仿佛看到每个村里总是有这么一两个不靠谱但是又充满喜感的人物。
编导没有刻意拔高也没有刻意贬低哪个人物,而是从事实出发,不管是党员干部、知识分子还是普通百姓,他们都有一些人性的小瑕疵也会发生信念动摇,但他们一路扶持相互鼓励,几十年如一日,战天斗地治沙造林。沙海一点点退去,绿洲一点点前进,从黄沙漫天,狂风四起到郁葱成片、一望无际的枝头挂绿,沙海中绵绵铺展的绿色是榆林人治沙的生动注脚。他们为这片土地奉献着青春、挥洒着汗水,他们是“典型人物”也是每一位无名奉献的治沙人,“他们”深刻地反映出的永不言弃精神实质和坚韧向上的思想风貌,无数个“他们”对陕北这片热土的爱与守护,不由自主让人为之感动。
多重融合
这部剧把陕北民歌、信天游、道情、陕北二人台、蒙汉调等多种曲调元素灵活地穿插在剧情中,与人物的悲欢欣喜完美“卡点”。二大爷一出场的唱词是:“房屋被风沙掩埋了,羊群被风沙卷走了……”是信天游的味道,苦涩中有希望,痛苦中有悲悯;石乡长与夏秀才的音乐唱段杂糅了二人台、道情与陕北民歌的音乐元素,新颖顺耳。剧中出现了几次表现治沙干劲十足“一棵棵树苗一瓢水,黑风口治沙战鼓擂,男女老少齐上阵……”的歌曲有熟悉的经典音乐《大生产》的余味。独唱、对唱、众人合唱中皆有信天游、蒙汉调与陕北二人台等音乐元素的多重融合,很好地渲染了舞台氛围,推动了剧情发展,也对人物性格的立体塑造大有帮助。不仅如此,该剧的唱词和对白运用了大量的陕北方言,“凑红火”受恓惶”“憨娃娃”“说甚了”“一满熟拿了”接地气真亲切,直白有趣。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还充分借助了传统戏曲的假定性与写意性,打通时空隧道,在石书记因红英牺牲独自难过的夜晚,红英出现在舞台上与其对话,言语真切感人;夏老师为了试出农药的浓度而导致眼睛看不见,在黑暗中挣扎摸索的身段程式有京剧经典戏曲《三岔口》的影子。漫天黄沙的表现也很诗意,拿着土黄色绸带、穿着土黄色衣服的男子们用不断变换的群舞队形来演绎风沙的凶险。该剧的定位是陕北地方戏,在选材和人物塑造上确实做到了从生活真实走向艺术真实,也做到了用本土“语言”讲好本土故事。剧中的音乐旋律经过杂糅改编,力求在保持陕北音乐特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但“似”与“是”的界限很难把握,稍有不甚就会翻车,略微缺憾的是,剧中有些地方的音乐斜街还不够流畅,也并不能特别准确地表现人物行动与性格。